时间:2023-06-01 06:46:58 | 浏览:149
跑步是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,并不会受到场地和器械限制,随时随地都可以。坚持跑步能提高心肺功能,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增强抗病能力,同时也能愉悦身心,帮助释放压力。
有的人习惯早晨醒来后跑步,有的人习惯安排在午饭后或傍晚,那哪个时间段跑步最好呢?
1、晨跑
早晨5:00~6:00左右时,温度和湿度正适宜,中慢速度跑步30~40分钟,出汗量并不是很多,感觉身体舒适;晨跑能激活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,加快新陈代谢速度,提高一整天的工作或学习效率,维持较好的精神状态。
不过,植物经过一晚上呼吸可释放太多二氧化碳,由于温度低可影响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,相对来说空气质量最差,可能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;早晨人们几乎没有任何胃口,空腹状态下跑步或运动强度大,可能会造成低血糖。习惯晨跑者不能空腹,不妨提前喝杯牛奶或吃1~2片全麦面包;控制好晨跑强度,晨跑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。
2、午后跑
15:00~17:00左右时空气质量良好,有充足的阳光,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非常饱满,同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,生理机能达到顶峰,能提高跑步效率,降低运动受伤几率。不过,午后紫外线比较强烈,户外跑步可能会把皮肤晒伤,甚至会造成中暑,所以户外跑步时应做好防晒工作。
3、夜跑
晚上空气中含氧量有所升高,温度下降,比较适合跑步;晚上也有充足的时间跑步,不用考虑工作和学习。不过,经过一整天繁忙的工作感觉到全身心疲惫,身体机能下降,反应能力减弱,跑步会影响体能恢复,而且增加受伤几率;夜跑也影响晚餐以及睡眠,夜跑时需推迟吃饭时间,跑步又刺激中枢神经,使得交感神经异常活跃,同时也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,从而影响睡眠。夜跑应安排在傍晚时刻,控制好跑步速度,每天跑30~40分钟就行。
总的来说,16点之后,新陈代谢水平比较高,无论是体力、耐力还是关节灵活度均达到顶峰,所以16点后是锻炼的好